前阵子在深圳见到故友,多年不见对方愈发精神抖擞。
我跟他7年前就认识,算是他带我入圈。就像行业里的许多老人,2021年以后老哥的朋友圈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头像换成了一株松树,昵称换成了道德经四字短语,活脱脱中年男性网民画像。
我们约在福田见面,瞥见老哥穿着一件优衣库的快干衣,风风火火地赶来。
落座。
席间,他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停下手中的筷子,说道,还是在创业,搬去了东京,中间生了娃。从 RWA 聊到 Ordinals,我把行业过去两年发生的事情悉数列了一遍。说累了扒拉几口饭,也顾不上牙缝里夹着菜叶子。
老哥掐灭烟头,眼睛眯成一条缝,笑道,你果然还是一直在折腾,停不下来。不像我,每天闲云野鹤,当个路人,好像世界上发生的事都跟自己无关似的,物欲越来越低了。
我乳腺一紧,心想,老比登真是太能装逼了,人有钱了果然都开始形而上。随后一阵尬笑,附和道,你这种生活多少人羡慕得紧,要不是生活所迫,我也不想每天起早贪黑干活。
老哥显然已经退圈太久,许多人和事都对不上号。比方说,某某跑到新加坡去又发币啦,谁谁又成功上岸,买了香港半山的奢侈物件,长包四季酒店总套啦,某某又进局子啦…诸如此类,他讲他的,我听我的,像收音机调配,一个是 FM,一个是 AM。
突然间,老哥眉头一皱,低声问道,那你折腾这么多年,币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我竞像被雷电劈中一般,浑身颤抖。不由得喃喃道,哎呀,确实,具体的数已记不清,但肯定是少了,去掉了大半吧。
老哥嚎声大笑,红色的比克打火机又点燃一支烟,往空中吐了一圈烟,噼里啪啦一顿输出。
话太多了我没听全,但大意是我是个傻逼。
又聊了个把钟头,我送老哥离席回家,他一个大步上了绿牌的比亚迪电动车,闪烁着红色尾灯,渐渐模糊,我还在挥手告别,老哥已走远。
晚上回到住处,我翻来覆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若有所思。
确实,自己确实一直穷忙。
别人来 Web3 捡钱,我来 Web3 捐钱,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原来是什么都想吃,结果害了自己
我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给你们看张过去3周链上的交易记录,非常凌乱。
乍看之下,收益尚可,若是带单老师 P 几张图,收费群这就开起来了。
但实际上错误百出。
首先,赛道很混乱,铭文、SOL 上的铲子、Launchpad 代币、NFT、DePin、土狗MEME、Suzhu 概念币… 啥都买。
其次,每个标的的筹码分布不均,从几百 U 到几万 U 不等,完全看不出重心。
至于买入动机,就更是千差万别。有的是追踪了推特 KOL 的 Alpha 抢筹,有的半夜起来打铭文,有的是赌 BTC ETF 通过后 ETH 补涨,但左侧入场买早了,最终临门一脚止损… 余不一一。
这种盲人抓阄的投资方式,其实就是捡烟蒂。
行情好时,或许能赚到点小钱,而一旦押错仓位,或者碰到大盘回调,心情就跟东郊到家叫外卖,结果发现货不对板一样难堪。
这些小币,时效性很高,周期很短,一进一出也往往不到24小时。
我在推特上经常发疯,但极少喊某些币的单,自己亏钱是常态,可不能拉别人下水。
说来惭愧,这些交易记录就像裹胸布,你们权当看个笑话,不要学我。
赚的都太少,亏的都太多
年初,我陆续重仓了两个山寨币,名字就不提了,目前深套。
光是这部分的亏损,抵得上上面这张表所有利润总和的8倍。
要说心态崩了其实也没有,因为就像我之前在「加入骗局」这篇文章里写的,所有投入山寨币的资金要控制在绝对低的比例。
虽说亏的钱够我吃椰子鸡吃到死,但愿赌服输,我后面会找个合适的机会离场。
这个果,其实也是上面胡乱梭哈种的因。
没有仓位控制、没有明确的投研方法论,那可不就是群里谁说了个密码就开始冲吗。
又,你若仓位控制得好,每个 Alpha 标的都来它个一枪,赌10个里面有一个百倍。
这个不是不可能,很多 Token Fund 本质上也是干的这件事,只不过这样的 Fund 基本投不进去好项目,在垃圾项目里搏个百倍的难度,跟屎里找黄金差不多。
投资不能撒胡椒面,数学期望太低了。
为什么有人永赚
我自己整了个 KOL 黑名单,这些 KOL 特点相似:
- 每次喊单都是顶点
- 吹过某些盘子,明显是项目方贿赂,只要给钱什么都能洗
- 不停晒交易单,永赚
- 给某些吃客损的币所拉人头
我一开始只是给他们做了标记,但直到自己密集在链上冲了几天,才真正确认这些 KOL 真的只是营造一种永赚人设。
你可以把他们发的内容视作一种市场情绪,但千万不要把他们的投资决策当真,都是假的。
有阵子连续好几天,我都是白天一直开会,处理工作的事情,晚上在链上找交易机会。自己试一下同时盯10个 Ticker 的感觉,这种体力消耗,不要说业务盯盘,全职炒币都是很难坚持的。
而且哪有那么多 Alpha,都是一大堆的老鼠仓。要是看不到有人接盘你的币,恭喜,你就是最后的接盘侠,为伟大的 Web3 事业提供了流动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确实有人投资胜率比普通人高点,那也仅局限在某个特定领域。
如果你看到有 KOL 左手 NFT、右手 DeFi、嘴里还咬着铭文永赚… 相信我,他绝对是个大比登。
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你自己
基本上,人可以分成两大类,损失厌恶的,和偏好风险的。
前者对亏损的厌恶程度高于赚钱带来的快感,后者对赚钱的渴望大于对亏钱的恐惧。
我属于前者,宁愿不挣钱,也不想亏钱。
所以我这样的人去冲土狗,只能每次吃得满嘴屎。
Web3 流派很多,囤币流、打新流、撸毛流、合约流、DeFi 套利流、旁氏流、土狗流、NFT 流、GameFi 流...
每个人,同一个物理时间空间内,只能做好1-2件事。
如果你擅长 DeFi 链上套利,那么你大概率玩不好 GameFi。
如果你对土狗和 MEME 的直觉异于常人,那么你大概率弄不好撸毛。
在这些流派里,胜率最高的,要属囤币流、撸毛流和 DeFi 套利流。
上海有位 F 姓圈友,开了500+地址,3台电脑,每日早起端坐电脑前纯手撸。
就这样坚持不懈了一年多,DYDX、ARB、OP… 三个天王级空投一战封神,轻松买下翠湖天地大平层。
你看到他人前光鲜,他酒后吐真言说你放屁。
撸毛跟出家没区别,日复一日,一个号一个号弄过去,你难以想象有多枯燥。
每天就是研究项目方的心理,小心避开女巫,精算好 Gas,链上堵的时候,一天 Gas 能烧到掉1-2 ETH。
逼仄到极限,人是会奔溃的。
撸毛党在项目方最终空投前,比待产的孕妇内心还煎熬。
所以不是谁都能吃得了撸毛这碗饭,DeFi 套利流同理,链上的坑太多,不湿鞋是不可能的,套多了形成肌肉记忆,才能不时从项目方和交易所嘴里抢到几块肉。
囤币流一样,诱惑太多,在大周期里找到合适的买点和卖点是要大智慧和大决心的,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你是你自己的法,找适合自己性格的赚钱之道太重要了。
该囤币就好好囤币,该套利就好好套利,一条路走到黑,好过四处张望一场空。
不要嫉妒别人,你有你的福报。
另,持续的、节节攀升的场外赚钱能力更重要。
我前面冲山寨亏钱自己认了,那是因为放贷的收益足够覆盖这部分损失,大不了当白打几年工。
若是没有这部分收益补贴,动作会变形,心态会崩。
接下来的策略
我个人会放弃所有土狗、NFT、铭文,警惕叙事,Dump 叙事,把叙事筹码派发给有缘人。
回归内心,继续 Build,要明白事业和投机的区别。
赚小钱靠技术,赚大钱靠趋势,赚超大钱只有靠信仰。
一生只钟情饼饼,绝大部分资金沉淀回冷钱包,小部分链上资金专注套利机会。
边走边看,稳最重要。
今年有无数好戏上台,Web3 真是太精彩了。